那个男人虐猫之后,别惹猫咪:追捕虐猫者_观海卫

曝光

曝光虐猫视频资源下载

那个男人虐猫之后,别惹猫咪:追捕虐猫者

当前位置:首页 > 曝光区 2020-04-22 15:39:53

image.png


大家先别怕,今晚的文没有标题那么吓人。


虐猫在今晚的电影和文里都只是一个引子。


《别惹猫咪:追捕虐猫者》


(以下没有虐猫相关内容和画面,可放心阅读)


这是Netflix最新制作的纪录片,共三集,目前豆瓣8.5分。


虽然海报,片名都是“虐猫”的字眼,但其实这并不是这部纪录片最主要想还原的。


它只是借着一件虐猫案为豁口,想给我们看看,一件让人愤怒舆论事件里我们的样子。


2012年,加拿大,一个匿名的网络用户在网上开始频繁地上传自己虐杀猫咪的视频。


一时间群情激奋,因为法律无法及时到位惩治,所以网民们为了维护正义,开始了对这个虐猫者的网络审判,悬赏,通缉。


与此同时,谣言四起,又导致了另一个无关的男孩自杀。


虐猫者和大部分网民陷入了毫无目的性地互相对抗,一边以网络暴力激怒虐猫者,另一边不停发虐猫视频来反向激怒网民。


突然有一天,这个虐猫者发布的不再是虐猫视频,而是一段分尸视频。


这就是2012年震惊全世界的加拿大中国留学生遇害案。


而这部纪录片,则是将镜头对准了凶手从虐猫到杀人这一个区间内和网络舆论的对抗关系。


以及探究网民的行为到底是否催化“杀人犯的诞生”。



先聊聊我们为什么要拿这部片来写这个议题吧。


最近一年当一些类似虐猫这样能激发群体愤怒的事件出现时,其实我们都能够观察到两个现象:


一个是谣言为载体的新闻失真,一个是民粹式的舆论审判。


比如,江歌刘鑫案,网民和刘鑫的对抗,同时部分自媒体对刘鑫的造谣,最后是刘鑫自身恶的加剧。


宇芽家暴案,网民和坨坨对抗,同样伴随自媒体对施暴者造谣,最后也是坨坨的毫无悔意。


不久前的医生被害案,网民和凶手一家人对抗,也出现了自媒体对施暴者的造谣,最后能看到的也是那一家人的毫无悔意。


我们认为这是一个特别应该拿出来探讨的现象。


面对一个能够引起网络民愤的社会事件的时候,法律因为其严谨性和不完善,往往是滞后的,甚至很多时候面对类似于刘鑫以及虐猫者这样的“恶”,法律是无效的。


在这种情况下,网络舆论便开始呈现其两面性。


一面起到了惩罚受害者,形成网络舆论压力的作用。


另一面又因为谣言,网络暴力,网民的非理性行为,变成了一种集体审判,激化了事件中的矛盾,间接导致恶人不思悔改。


这种互斥的双面矛盾,让我们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也是这部片正好出现,就索性聊聊吧。



网络舆论到底起了什么作用?


这就是有意思的地方,网络舆论真的就像是天使魔鬼的两幅面孔。


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公平。


特别对于弱势群体来说,更需要舆论的支持以达到某种力量的平衡,今年的湖南操场埋尸案能够沉冤得雪,网络舆论施压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但如果这种网络舆论没有朝着正向态势发展,变成了过于刺激性或是情绪化的舆论,或是出现在了不恰当的地方,就又会露出另一幅狰狞的魔鬼模样。


这部纪录片里的虐猫者到杀人犯的“恶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纪录片集中给我们表现了他从一开始单纯“虐猫”到最后“杀人”这种变化之间,网络舆论对他的催化作用。


一方面,他的极端人格被网络暴力激发。


他很清楚网络上有许多动物保护者,“虐猫”也是网络上的一大禁忌,所以在此之前,曾经前前后后在网上发布过三段虐猫视频,


然而,从马尼奥塔的虐猫行为以及放出自己脸部打马赛克照片的行为可以看得出,他存在认为自己不受社会重视,得不到他人承认等等认知上的偏执。


所以才使用这种非常规手段,迫切地渴望得到人们的关注,对外貌进行伪装也是沉迷于人们找寻他的感觉。


果然,视频一经发出,在愤怒情绪驱动下,网民们开始陷入对他的疯狂人肉。


大部分网民为了表达愤怒,也被虐猫者勾引着陷入了极端情绪,他们在传播的过程中强化他人产生情绪共鸣,引发了群体极化现象出现。


对抗产生了。


人们失控的情绪恰恰满足了这一类人想要得到关注的欲望,你越以暴制暴,他就越来劲头。


被网络暴力的施暴者内心会出现了一种由心理防御机制触发的逆反心理,这也是很多案件中施暴者始终不知悔改的一个原因之一。


这是一种施暴者不认为自己有错的情况。


还有一种情况,也是今天要说的另一方面:


哪怕他们知道自己有问题,网络暴力或者以暴制暴,反而会给施暴者合理化自己行为的理由。


心理防御机制中还存在一个叫做自骗机制的东西,里面涉及一个概念叫做“合理化心理”(rationalization)。


说的就是当自己做的事情不被社会道德所容许的时候,作案者会借力外部压力对他的施暴来合理化自己的行为。


比如很多出轨的公众人物,在事后的发声时,都是先道歉,然后指责网民对他的过激行为,刘鑫一直不承认错误也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这些都是心理防御机制所带来的转移和投射。


然而,陷于极端愤怒的网民意识不到这些。


他们以为舆论声讨对虐猫者来说是一种惩罚,却没想到自己其实正在让事件愈发失控。


片中,一位动物保护者的姐姐是专门研究犯罪心理学的心理学家,她说:“当这种心理变态再也得不到满足或是再也得不到刺激感后,他们就会转移目标”。


于是,2012年5月末,和网民对抗了3个月的虐猫者,在网上发出了一个长达11分钟的分尸视频。



针对恶人的谣言活该吗?


两年前其实我就写文聊过谣言的害处,但好像两年过去依旧没有什么好转,甚至有更严重的倾向。


最近几个社会事件中都有出现。


刘鑫改名事件,某个微博大V为了激起更大范围的愤怒,假称改名可以让江歌案件失效,江歌妈妈因为这个改名已经跑了多趟日本。(已辟谣)


医院杀人案,为了激起更多人对凶手孙文斌一家的愤怒,一些自媒体捏造事实,称“医院为其母亲减免一切医药费,专门组织专家会诊。”(已澄清)


在这个后真相时代,一件事件的真相不再是“事实如何”,而是人们愿意相信什么。


很多人觉得恶人反正是恶人,不需要那么大费周折去给他们辟谣,这种谣言也无害于社会。


这其实是一种非常恐怖的思维。


而这部纪录片,就给我们展现了新闻真相失实的恶果。


同样还是那个案件。


先是一些动物救助组织的成员开始在网上发布悬赏信息。


“5000美元缉拿虐猫者”


即使他们的出发点是善意的,但悬赏最终还是让找寻虐猫者变成一场网络民粹主义的狂欢。


某天,一个叫詹姆斯的人在网上上传了一段烧死猫的视频,并称道“你们抓不住我”。


没人去调查这到底是搬运视频的恶作剧,还是真的就是那个虐猫者,动物保护组织就直接发布了“找到虐猫者”的消息。


一时间全网都行动了起来,大批的人通过此信息涌入詹姆斯的主页,对这个疑似虐猫者进行辱骂讨伐。


在此期间,有两位相对理性的动物保护者利用詹姆斯头像的照片在网上搜索,发现他使用的是别人的照片,所以詹姆斯很可能不是他们要找的那个虐猫者。


二人试图联系脸书群组,希望大家能冷静下来,但这些人拒绝改变原有的立场,不承认自己的错误。


“不是,就是他了,没错”。


当时的脸书群组就如同一个被封锁的“信息茧房”一样。


社交媒体中大量同质化、碎片化的信息禁锢了这些人的认知,也同质化了他们的情绪,导致他们无法判断真假,只能将“多数”视为真相,秉持着一致的立场。


没过多久,詹姆斯不堪网络暴力自杀后,真相才浮出水面。


原来詹姆斯并不是那个真正的虐猫者,只是一个失控的重度抑郁症患者。


而我们为什么需要抵制谣言,哪怕是针对恶人的造谣?


因为你作为普通人,离成为“恶人”可能只差一个谣言。



面对一个案件,我们应该保持什么态度?


这个问题要回答起来很难。


我们面对“恶”当然应该站出来谴责,这是一个公民的良知,无可厚非。


但这个“度”到底在哪里?


如何行动才是对这件事有益的?


怎么判断是不是真相?


是不是更应该去呼吁尽快解决网络监管不严和相关法律缺位的问题?


这都是每一个人面对这些事情的时候需要冷静下来好好思索的问题。


纪录片里有一句话:


“要找出一个杀猫狂魔,就得抑制自己的冲动,不然我们会在过程中变成自己要对付的那个人”。


几个参与了整个事件的网民也在最后反问了自己:


在过去发生的那些社会事件里,我们是不是共犯?


我们会不会对镜子中的那个自己感到骄傲?


我们会不会对这件事感到惭愧?


我们到底扮演着什么角色?


这些问题,纪录片之外的我们也该问问自己。


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